【“四看四比四提升”党建品牌专栏】市财政局:擦亮党建品牌 打造“四铁”财政
时间:2022-11-02 11:26:19 来源: 作者:
品牌创建背景
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财政,以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四看四比四提升”主题活动为契机,着力践行“以政领财、理财为民”理念,围绕“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理财”财政特色工作,锻造“铁队伍”、搭建“铁账房”、打好“铁算盘”、做好“铁保障”,不断擦亮“崇德尚俭 兴财惠民”党建品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全市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贡献财政智慧和力量。
主要经验做法
聚焦“崇德”,锻造“铁队伍”。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品德,围绕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财政铁军。以深化“模范机关、清廉财政”建设为牵引,强化理论武装,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抓好党组“每月一次、上下同题”中心组学习,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思想观念。夯实战斗堡垒,健全“党组领导、机关党委负责、党支部落实”的“三级责任清单”制度,形成党建工作三级书记齐抓共管格局。创建“四强”党支部,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突出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当先锋、作表率,全力服务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创建。打造“清廉财政”,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狠抓财政内控制度完善和执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聚焦“兴财”,搭建“铁账房”。按照“财随政走、政令财行”的工作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握新方向、践行新理念,坚持“发展兴财”,把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工程,充分挖掘传统财源,推动旅游复苏,支持工业强基倍增,重点围绕全市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摸清财源家底,引导资金资源流向财源建设好的产业和领域。全力招引新兴财源,支持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新经济新模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化收入征管,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发挥财税综合信息平台作用,严防“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紧盯《落实国家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围绕首届全省旅发大会在我市承办的契机和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深度发掘我市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优势,多方位了解和掌握政策资金信息,做好政策储备,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建立大事要事保障、节约型财政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低效存量资金资产盘活等机制,改革竞争性领域财政支持方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围提质,强力推进财政资金实质性统筹,推动预算管理改革取得实效。
聚焦“尚俭”,打好“铁算盘”。坚定为国理财为民理财,发扬我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节约,以政府过“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严格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八条措施》,推动过“紧日子”常态化、具体化、制度化;坚持“预算即决算”,严控新增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重点项目支出、低效无效支出,持续严控“三公”经费,盘活沉淀结余等存量资金,统筹用好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坚持基本支出不结转,集中财力保“三保”。规范财政管理,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规范采购程序,严格政府采购管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建设,规范评审业务流程;严把国有资产处置“出口关”,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财政安全。加强“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探索拓宽化债渠道,做大做实政府财力,力保政府债务率基本稳定。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优化政府债券发行使用管理。
聚焦“惠民”,做好“铁保障”。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先锋引领”行动,选派党性强、作风实、业务精的党员干部组成先锋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为基层减负担”等系列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补齐短板弱项保障民生、助力经济复苏。重点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为企业纾难解困。充分发挥潇湘财银贷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推进企业上市“破零倍增”计划,全力落实稳岗补贴、就业扶贫、职业技能提升等政策。加大卫生健康、民政、退役军人、科教等事业投入力度,保障民生事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督察、疫情防控等重点,保障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抢抓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契机,加大涉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民生实事,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确保民生支出不断提升。
主要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崇德尚俭 兴财惠民”品牌创建,深化“四看四比四提升”主题活动,有力推动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工作呈现“稳进高新”特点。
财政运行基本稳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金融风险聚集、发展限制性条件增多等多重考验和严峻挑战,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地方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财政服务稳进提质。旅发大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三保”兜底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市本级安排旅发大会项目资金3.3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5%以上。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税费实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应退尽退,融资担保在保余额34.96亿元,“潇湘财银贷”累计放款1.5亿元,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占比大幅提升。
财政管理高效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综合评分位居全省前列。盘活“沉睡”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三保”预算执行监控台账制度和预警指标体系,有效防范基层“三保”风险。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评价结果作为下年部门预算编制、考核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队伍建设见到新气象。干部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2021年度全局获省级以上部门表彰共11项,其中国家部委表彰3项,省级部门表彰8项。
品牌创建背景
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财政,以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四看四比四提升”主题活动为契机,着力践行“以政领财、理财为民”理念,围绕“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理财”财政特色工作,锻造“铁队伍”、搭建“铁账房”、打好“铁算盘”、做好“铁保障”,不断擦亮“崇德尚俭 兴财惠民”党建品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全市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贡献财政智慧和力量。
主要经验做法
聚焦“崇德”,锻造“铁队伍”。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品德,围绕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财政铁军。以深化“模范机关、清廉财政”建设为牵引,强化理论武装,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抓好党组“每月一次、上下同题”中心组学习,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思想观念。夯实战斗堡垒,健全“党组领导、机关党委负责、党支部落实”的“三级责任清单”制度,形成党建工作三级书记齐抓共管格局。创建“四强”党支部,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突出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当先锋、作表率,全力服务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创建。打造“清廉财政”,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狠抓财政内控制度完善和执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聚焦“兴财”,搭建“铁账房”。按照“财随政走、政令财行”的工作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握新方向、践行新理念,坚持“发展兴财”,把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工程,充分挖掘传统财源,推动旅游复苏,支持工业强基倍增,重点围绕全市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摸清财源家底,引导资金资源流向财源建设好的产业和领域。全力招引新兴财源,支持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新经济新模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化收入征管,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发挥财税综合信息平台作用,严防“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紧盯《落实国家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围绕首届全省旅发大会在我市承办的契机和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深度发掘我市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优势,多方位了解和掌握政策资金信息,做好政策储备,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建立大事要事保障、节约型财政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低效存量资金资产盘活等机制,改革竞争性领域财政支持方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围提质,强力推进财政资金实质性统筹,推动预算管理改革取得实效。
聚焦“尚俭”,打好“铁算盘”。坚定为国理财为民理财,发扬我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节约,以政府过“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严格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八条措施》,推动过“紧日子”常态化、具体化、制度化;坚持“预算即决算”,严控新增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重点项目支出、低效无效支出,持续严控“三公”经费,盘活沉淀结余等存量资金,统筹用好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坚持基本支出不结转,集中财力保“三保”。规范财政管理,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规范采购程序,严格政府采购管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建设,规范评审业务流程;严把国有资产处置“出口关”,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财政安全。加强“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探索拓宽化债渠道,做大做实政府财力,力保政府债务率基本稳定。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优化政府债券发行使用管理。
聚焦“惠民”,做好“铁保障”。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先锋引领”行动,选派党性强、作风实、业务精的党员干部组成先锋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为基层减负担”等系列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补齐短板弱项保障民生、助力经济复苏。重点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为企业纾难解困。充分发挥潇湘财银贷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推进企业上市“破零倍增”计划,全力落实稳岗补贴、就业扶贫、职业技能提升等政策。加大卫生健康、民政、退役军人、科教等事业投入力度,保障民生事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督察、疫情防控等重点,保障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抢抓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契机,加大涉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民生实事,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确保民生支出不断提升。
主要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崇德尚俭 兴财惠民”品牌创建,深化“四看四比四提升”主题活动,有力推动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工作呈现“稳进高新”特点。
财政运行基本稳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金融风险聚集、发展限制性条件增多等多重考验和严峻挑战,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地方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财政服务稳进提质。旅发大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三保”兜底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市本级安排旅发大会项目资金3.3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5%以上。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税费实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应退尽退,融资担保在保余额34.96亿元,“潇湘财银贷”累计放款1.5亿元,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占比大幅提升。
财政管理高效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综合评分位居全省前列。盘活“沉睡”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三保”预算执行监控台账制度和预警指标体系,有效防范基层“三保”风险。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评价结果作为下年部门预算编制、考核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队伍建设见到新气象。干部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2021年度全局获省级以上部门表彰共11项,其中国家部委表彰3项,省级部门表彰8项。